photo

台灣版食通信

文/劉佳旻

圖片提供/三小市集


三小市集創辦人李宜倩


「農產品是有時序性的,跟著季節走,就能發現食生活可以很豐富。」如果隨著時光移動的季節是詩,循著時間、混著農人汗水在土地上結成的旬食農物,就是填入詩的句子;從產地端上餐桌,就成為音韻多變的生活牧歌。但如何感受到季節詩的韻腳、時旬農物的滋味,則需要更多對農業與食育生活的推廣。以雲林為起點的「三小市集」,就以友善農業、食農教育推廣為核心,透過與農作生產者們直接合作的農夫市集,加入了創辦人李宜倩的企劃力與設計力。這個原是李宜倩在學生時代的畢業製作題目,經過十年,成長為凝聚「小土地」、「小人物」與「小滿足」的食育基地。

「當時我已經在雲林念書三、四年,卻發現自己並不認識這個地方。」李宜倩說,原來目的是希望活化接近市中心、三棟原用作警察辦公室的紅磚屋,以「三小棟」為名,讓空廢的硬體空間再度與在地產業連結,過程中接觸了公平貿易與在地農業,「才發現雲林是很多食物的源頭。」慢慢地,原來對農業並不了解的她與夥伴們從農食為切入點,從一個個農人、一塊塊田開始認識,開始整理來自這塊土地的故事。

「了解這些生產者,對食材的看法也會隨著逐漸改變;同時開始想我們可以做什麼。」行動由此而生。自2006、2007年開始,著重地產地銷、友善在地小農價值的農夫市集在台灣各地萌苗,日益繁花盛開。李宜倩與三小棟的夥伴們拜訪這些前輩,在2012年建立起「三小市集」。

11年後,三小市集從產地出發,進駐台北遠東SOGO百貨,將原本在戶外的市集帶入以精品消費為主的SOGO復興館,僅僅七天展期中,讓「地方野食力」注入都市人的餐桌。




從農夫的手到消費者的手:看見價值,就能改變生活方式

近年的食安問題讓社會大眾開始在意起有機農業、農產履歷等問題。2016年在農林漁牧產值上超越屏東、成為台灣農業第一大縣的雲林,近年也面臨這些轉型問題。李宜倩坦言,很多農夫就算想做有機或友善農業,也很容易就遭遇傳統農業產銷的框架,「特別是在雲林這樣的大產地。當農作生產者想要改變耕種方式、改變商品,必然會面對不同的客群,然而這條新的路線卻無法透過傳統的農產盤商平台,因為盤商需要的價格、商品外觀乃至於重量,都是固定的需求。」

「生鮮、農產品的識別度不高,同時又有時效性,很容易受天候、蟲害等可控與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如果沒有加上足夠的操作與經營去觸及新的市場,那農夫們很容易就會回到原本的產銷系統。」三小市集補上了平台缺口,成為生產者與消費者兩端溝通的橋梁,對李宜倩與夥伴們來說,就是「從產地出發的價值」。

什麼是從產地出發的價值?「像是地瓜,看起來都一樣,但是種在海邊的地瓜會帶點鹹味。」李宜倩笑說,農業是活的東西,季節、地域的不同都會影響農作滋味,這些差異都能說成故事。「把環境帶進來,讓風土與文化成為農產品背後的武器,就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設計與企畫能力試圖生成的新路線。我們希望成為新形態的中間工作者,與生產者們合作,把農產品變成帶有附加價值的商品。」

從產地出發、上架到農夫市集,農產品從農夫的手中傳遞到消費者的手中,從產地到餐桌的價值,吃的不只是食材,更是成就食材背後的所有點滴。「只要能看見這些價值,就有機會促使人們改變消費思考的方式,進而改變行動。」




從產地進入都會,打造農夫與消費者面對面的現場

2006年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舉辦了第一場農夫市集、2007年合樸農學市集在台中舉辦了台灣第一個常態性的友善農學市集;同年,高雄微風市集成為第一個立案的農民組織市集。近十五年成為農作轉型的小型生產者面對消費者的重要現場,自然也成為三小市集重要的管道。

「我們每個星期天都在辦市集。市集就像一個測試的場所,農夫與消費者可直接互動交流,如果產品有疑問,也能及時回應處理。」李宜倩說,不只農夫市集,三小市場目前採取的管道也包含了門市與電商。「然而在門市,就不是農夫面對顧客了,是我們工作人員,另外在產品上,也必須調整符合食品相關法規,以及更多包裝上的溝通。電商的話,則是連人都看不到了。現在資訊太多,要建立品牌的信任,門檻非常高。」

早期農夫市集以有機農產販售與地產地銷為主,但近年食安問題頻傳,她分享,從2013年的黑心醬油事件、2014年的劣質油品事件都讓民眾更在乎餐桌上的東西從哪裡來。農夫市集成為人與人面對面的現場,也打造了一個能直接連結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平台,一方面降低生產者進入傳統產銷的營運成本,同時也能直接與消費者溝通,建立品牌信任,「這也是市集對小型生產者更具支持力的重要原因。」李宜倩說。

這個從市集而生的思維,也成為這次與遠東SOGO百貨的「地方野食力」專案合作的核心價值。「我們希望能夠用比較活潑、生活化的方式來介紹這些食材,當農夫在改變,消費者也要有勇氣改變自己的選擇。」除了販售通路,三小市集與日本《東北食通信》合作的《雲林食通信》,結合農產作物與文化刊物的作法,也撐出資訊傳遞的空間。

她解釋,在都會的超市不容易看見多樣化的蔬果,是由於物流產銷的結構性經濟效益所導致。「很多東西慢慢就這樣看不見了。」李宜倩語重心長地說,我們要意識到很多東西其實是會消失的,而且當它們消失的時候我們甚至沒有印象它們曾經存在過。」



突破精緻消費場域「地方野食力」的體驗成為關鍵

百貨公司 — — 特別是都會台北市中心的精品百貨公司,對農夫市集而言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挑戰。要怎麼把農夫市集從雲林帶到台北,同時又能以農產吸引台北人?李宜倩認真說,「我們發現,雖然大家印象中百貨公司都賣精緻的東西,但其實都市的人反而更喜歡樸實、原始的東西。」

遠東SOGO百貨台北復興館以更年輕的國際精品為主調。「來這邊的人,肯定沒有預期要來買小農產品。」李宜倩笑著說。「但正是這樣金碧輝煌的場域,反而更能呈現出地方野食力的亮點。」

透過文策院CSB(Culture Content, Social Impact, Business Value)交流平台的促成,三小市集於十二月向遠東SOGO百貨提案、四月啟動合作。從確定執行到活動開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李宜倩與三小市集的夥伴們必須面對短促的籌備期,農產生鮮的保存、運送與耗損,同時還得特訓參加市集的農友。「我們選擇不對外招商,而是一直以來合作的生產者中選出適合的23家農友夥伴,在一個月中討論商品組合、包裝、陳列。」李宜倩找來在行銷與銷售上的專業講師們協助特訓,強化接待客人來攤時的親和力與說明技巧。

另一個挑戰則是如何改變場域的氣氛,展現出市集熱鬧的人味。活動期間,除了仿照百貨公司開早會、一起做早操之外,三小市集還設計了「突破場域」的搖鈴活動,「只要消費滿三千,我們就搖動罐頭作的銅鈴發出聲音,讓大家注意到。」除了消費滿額,還有一系列像是周年慶的抽獎活動,「然後全場會幫他鼓掌!」說起當時的場景,李宜倩還是忍不住開懷大笑,這樣來自地方的野食活力,讓一向涼靜的百貨公司充滿了市集的活絡。

農夫市集的形式把食材從產地直接帶向餐桌;而透過三小市集與遠東SOGO百貨的「地方野食力」,又把食材與農夫帶進都會。當食安問題成為日常生活,食農教育與推廣就成為日常必須;而透過企業與文化力的串聯,食農文化也能不再停留於小眾或地方,而能成為經營永續的實際行動。

「始終,我們期待自己就像是通信基地的訊息發散者。」李宜倩說,這一場「地方野食力」雖然只有七天,但產生的小小波瀾卻持續不斷。「我們希望它會帶來更多可能性。」畢竟,農作生產是每天、每個禮拜,每個季節都在循環,李宜倩期待未來能橫向建立更多永續生產者,同時連結能長期合作的關係,讓食農文化不只是議題,在都會也成為能創造流動的現場。




黑心醬油事件:由《今周刊》製作的「要命的恐怖食材」專題中,揭露專門授予夜市攤販使用的醬油中含有甲基咪唑及單氯丙二醇等致癌物質。
劣質油品事件:指2014年檢警揭露多起劣質油品事件,包含強冠公司收購餿水油製作黑心油、頂新集團以飼料用油混充食用豬油等事件。

Tags:
文化,永續

字體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