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舊振南「漢餅文化館」攜手「三餘書店」及「初冊文化」打造「食光樹屋」。(左:三餘書店負責人鍾尚樺,右:舊振南董事長特助李昕恬)

文/陳品嘉、林容琦

人物拍攝/李忠龍

活動照片提供/舊振南漢餅文化館、三餘書店



逢年過節提一盒餅問候老朋友,結婚彌月用送餅分享喜悅,是華人獨有的周到禮數與儀式感。一塊糕餅展現了傳統工藝,也是禮俗文化的結晶。百年漢餅舖舊振南致力保存傳統精神價值,並與藝文團體「三餘書店」及「初冊文化」攜手扎根地方,傳承文化同時展現對環境與社會的關懷。



漢餅文化館深耕地方 推動永續經營

如果常出入高鐵站或百貨公司,應該會對舊振南門市留下深刻印象:典雅時尚的包裝設計,精緻小巧的糕餅,顛覆了傳統漢餅給人的印象;打造形象網站分享傳統節慶禮俗、歲時當令等漢餅相關文化,明確羅列出四大服務:囍餅、伴手禮、節慶商品、文化體驗。而舊振南企業總部漢餅文化館就是深耕地方,運用文化力量推動永續經營的重要基地。

2016年舊振南在高雄大寮成立漢餅文化館,透過建築本體展現永續決心:運用環保材料、技術和綠色設計,創建出更健康舒適的環境,2017 年榮獲「黃金級綠建築標章」,直至 2023 年持續獲得綠建築認證,展現與自然永續共存的無限可能性。

這裡可以預約手作體驗、或者在綠意中悠閒享用漢餅下午茶,二樓規劃出抓周體驗空間,走一趟古禮流程,是給孩子的祝福,無形中保留傳承了獨特漢文化。舊振南董事長特助李昕恬說:「漢餅陪伴大家經歷結婚、彌月、週歲、歲時節慶等重要階段,蘊含的精神價值是品牌與大眾最貼近的接合點,也是企業永續經營的起點。」


舊振南漢餅手作體驗



書塔「食光樹屋」串起三方的核心關懷

文化館最吸睛的莫過於書塔「食光樹屋」,李昕恬從在地產業、人口結構分析,大寮是常常被忽略的行政區,文化資源相對缺乏,便起心動念設置一間書店。「總部設在大寮,我們就開始思考可以為地方做些什麼?」與三餘書店及初冊文化的三方合作下,一步步以書塔為中心,串連大寮文化內容,讓更多人看見舊振南的不同面貌。

連很多在地人都不知道,大寮擁有獨特地理優勢,農產品品質傲視全國。初冊文化長年耕耘在地活動,帶民眾走進田野食農教育;三餘書店在高雄成立逾 10 年,擅長推廣人文閱讀與生活創意,負責人鍾尚樺注意到文化館豐富的植栽綠意,遂以飲食文化為中心,將書塔定位為「食光樹屋」,成為三方核心關懷的交匯點。

「一開始三餘的目標並不是要開書店,而是尋找夥伴關係。」鍾尚樺分享,舊振南提供空間及經費,初冊文化負責在地特色與行程的推薦,再由三餘扮演整合角色,透過媒體或刊物將三方合作推廣出去。

館內的書區重新規劃,原本是自由借閱的圖書館,後來轉變為書店型態,「選書是一種專業,希望大家透過書認識舊振南。」原本書塔以飲食文學居多,三餘提高地方社造、綠色植栽等相關書籍,目的是從飲食延伸,用書分享更舒服自在的生活模式。李昕恬笑說,食光樹屋轉型為書店後,「生意」比免費借閱時還要好!其中最暢銷的就是舊振南董事長的推薦書單。



舊振南「食光樹屋」



許多文化單位在與企業合作時會顧慮長期經費來源,食光樹屋則演示了另一種永續的合作模式:賣書所得歸三餘,有時舊振南同仁也會主動來訂書,無形中為書店開拓新客源。另一方面,藝術文化團隊也為企業觸及更多群眾。三餘經常擔任文學獎或詩歌節的協辦單位,接待各國評審及作家,富有文化意涵的舊振南,便成為最適切的伴手禮,讓漢餅文化隨著糕點流傳到不同領域。

目前三方正在討論優化初冊既有走讀活動,分眾開發出接待外國遊客、精緻小團體、親子夏令營活動,或者是客製化企業家庭日的套裝行程,延長遊客在大寮停留時間,加強走讀內容與漢餅文化的連結。

在地往往蘊藏意想不到的能量,李昕恬分享,近日高雄餐旅大學引薦一間北海道餐飲學校來到舊振南參觀,了解大寮特產作物後表示,希望帶學生來台共同交流,「很開心能讓大寮與國際做連結!」



初冊文化以大寮特產作物結合食農教育與閱讀策展



合作計畫持續成長 建立強連結的多元夥伴

透過合作計畫,原本看似毫無交集的三方激盪出精彩火花,交流各自同溫層,串連起更大力量。藝企雙方該如何才能建立理想中的多元夥伴關係?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說,「獲利」並非 ESG for Culture 的首要考量,李昕恬坦言,「賺錢不是在這上面賺。」只是認為能帶給大家快樂,漢餅文化便能自然而然流傳下去。

她進一步以「胖叔叔說故事」舉例,逢年過節都會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分享傳統糕點及寓意,讓孩子聽故事、吃點心。活動已經持續舉辦 12 年,每次都能號召近 400 位觀眾,創造良好互動絕無冷場,「像這樣一場活動,無法實際計算增加多少銷量。但觀眾回饋都非常好,我們賺的是大家對於品牌價值的認同,就有機會被更多人傳播出去。」

鐘尚樺則從其他面向一語道破:「實踐 ESG,文化人要遇到好企業,企業也要遇到好文化人。」





曾參與過文策院舉辦的相關課程,對於 ESG 有自己的觀點和詮釋。他認為藝企之間合作,除了金錢,更重要是觀察雙方的影響力,而不是單看眼前獲利,「ESG 應該還包含另一層意義:企業與文化人交流過程中也期待文化業者會成長,為彼此加值。更重要的是持續一起關注計畫有沒有成長空間。」

不可諱言,這次合作進展如此順利,部分原因是「人不親土親」。三方都在高雄耕耘,有利於更快建立共識。「藝企合作,在地性很重要。」鍾尚樺以跟不同地區企業交流的經驗,期望文策院多到中南部辦理相關交流活動,或者將地域性納入媒合藝企的考量。

從去年開始,文策院積極延伸觸角,今年將文化科技產業小聚等活動移師至南部舉辦。一方面是看好中南部企業及藝文團隊的能量,再來是希望達成去中心化,大力推廣 ESG for Culture 並將資源導入其他縣市,更有機會善用地緣關係進行媒合,期望讓企業與藝文單位能順應在地優勢,攜手共創具發展性的企劃。

對此三方合作的計畫,文策院扮演積極倡議角色,透過官網、社群媒體等各種管道分享曝光,除了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人參加相關活動,並讓其他機關單位或企業作為參考觀摩案例。同時拆解提取此合作案的關鍵要素與經驗,作為日後媒合其他企劃的養分。



深植日常 文化是最長久的陪伴

文化是一段反覆訴說、重新詮釋再傳承的過程,舊振南運用各種載體與形式,持續傳遞各種日常背後的寓意,例如開設 Podcast 《二十四節氣的智慧故事》,由李昕恬親身上陣分享歲時文化。繼食譜書《漢餅》之後,今年首度與插畫家合作出版呈現漢餅文化的繪本,於國際書展隆重登場,也到波隆納插畫展參展,也讓台灣的文化持續發揚光大,擴散文化影響力。



舊振南漢餅文化繪本。



下半年文化館將啟動一場專屬漢餅文化的展覽,從漢餅出發,透過多媒體等互動設計,帶領民眾回溯過往社會生態,產業變化如何牽動漢餅的興衰,探索專屬於東方華人的文化。除了一般民眾,舊振南積極與學校接洽,並為展覽設計學習單,對應 SDGs 4 目標,深化永續教育的品質,藉由有趣體驗及互動,接榫起漢餅愛好者的斷層。

百年餅店的「舊」不是守舊,而是文化的積累,也早已是是日常一部分,當人們意識並認同生活中的精神價值,便會共同保留與傳承。舊振南與三餘書店及初冊文化的合作,正是將傳統文化深植於日常,現代生活中持續陪伴大眾。不僅豐富了地方內涵,更使企業在永續經營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Tags:
文化,創新,永續

字體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