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柔蒨
攝影/陳佩芸
ESG專案/林容琦
上個世紀的第一銀行行員,手撥打珠算盤,腳踏踩捆鈔機,以毛筆字書寫每天的顧客紀錄,一個厚鋼鐵製成90公分高的金庫以旋轉密碼鎖開啟,典當品庫房裡擺著刻有史記、後書、後漢書等字樣的二十五史書櫃;公司購置了臺灣第一臺錄音機,錄製待客應對等內容給員工聆聽,可說是率先導入現代化設備於職員培訓的銀行。
這是第一銀行「永續金融館」的「一日銀行員」展區,展示1970年代一銀行員的工作場景,包含上述在內的許多物件都妥善保存至今。原採預約制的展館,如今推出數位沉浸式體驗「元宇宙雙館之旅」平台,由線上策展團隊ARTOGO以WEB 3D技術將空間數位化,打造第一銀行「永續金融館」及「綠色金融教育館」線上展館,觀眾可隨時一鍵進入看展,身歷其境般自由穿梭其中。
文化內容業者以數位突破侷限
成立於1899年的第一銀行,其跨越第三個世紀的行史詳盡展陳於「永續金融館」,映照臺灣步向現代化社會的軌跡;「綠色金融教育館」則扎根在地,圍繞逾百年歷史的萬華分行,帶入地方文史演進,其「零碳綠屋頂」呈現第一銀行近十年來投入的綠建築改造。兩處展館皆採預約制,「永續金融館」主要提供建教合作的學校,以及一銀的新進行員、海外人員的內部訓練;「綠色金融教育館」則搭配課程,以萬華當地國中、小學,親子團體為主要對象。
有感於展館內容豐富,卻受到場域、時間和人力等限制,難以全面對外開放,第一銀行於是開始思考將展覽線上數位化的可能。也因此尋覓到國內專營線上展覽的ARTOGO,他們同時也是文策院ESG for Culture共好圈的文化夥伴,有了文策院的推薦也讓第一銀行感受到這個合作計畫的加乘效果。
文策院ESG影響力中心不斷發掘文化內容產業與企業間的共創潛力,讓跨域合作的企業不僅能夠獲得更多的創新靈感,還能提升品牌的社會影響力形象,增加市場競爭力。同時,文化內容產業也能透過與企業的合作,獲得更多資源支持,推動自己的創意與作品拓展商業市場,創造雙贏局面。
▲第一銀行永續金融館展館與館藏
ARTOGO成立於2021年,從最初「線上看展」逐步擴展至「數位導覽體驗」,迄今累積線上觀展人數破500萬,2023年會員數增加近一萬人,可見線上展覽的趨勢性成長,今年更與西門紅樓、剝皮寮歷史街區及臺南市美術館等,推出超過五檔線上導覽體驗。
這是他們首次與銀行業進行數位化合作,第一銀行有著悠遠歷史,卻能在數位化方面展現前瞻性與靈活性,ARTOGO表示,工作過程中感受到一銀無論是高階主管或執行團隊,對於數位產品和內容都有高度認同感,且十分積極,將數位呈現、內容規劃與品牌建立納入全面性思考,是一次意義深遠的合作。
第一銀行認為,展覽數位化是新型的文化消費形式,本次藉著兩處展館嘗試線上策展,也是金融業首家數位化展館。以數位突破侷限,不僅透過VR 環景技術實境拍攝,還原展館真實模樣,更結合深度的導覽模式,在實體展間也提供自助式語音導覽,大幅提升觀展吸引力和參與感。
4.0升級版,全新的文化數位體驗
本次合作也是ARTOGO最新4.0版本的應用,標誌著線上導覽體驗的一次重大飛躍。ARTOGO指出,「此次改版重點提升了『沉浸式導覽』的體驗,不僅結合專家真人導覽與AI導覽的雙重優勢,還進一步完善用戶引導流程。從場域介紹影片到展區分布說明,再到線上導覽的快速教學,精心設計每個環節,確保使用者能夠迅速融入展覽主題」。
▲可供觀眾自由探索的線上展覽(圖片來源:ARTOGO)
「永續金融館」包含許多模型、工具用品等珍貴物件,觀賞視點的高低設定則成為線上看展數位體驗的要素之一。尤其1899至1945年「創建整合期」展區,彙整臺灣貯蓄銀行、臺灣商工銀行、嘉義銀行及新高銀行等四間日治時期銀行的文史資料,以及依據建築資料重新復刻的銀行模型,令人眼睛一亮。比如臺灣貯蓄銀行臺南支店,有著歐洲建築的西洋柱式設計,搭配日本傳統建築的木構造,呈現當時經常出現的「和洋折衷」風格;「仿巴洛克式建築」的臺灣商工銀行總行,有著古典的拱形木窗、氣派的山牆及繁複細緻的花草紋飾浮雕,充滿文藝復興式的華麗風格,也是當時臺灣公共建築的主流。
▲永續金融館展品,左:臺灣貯蓄銀行臺南支店,右:臺灣商工銀行總行
ARTOGO在動線規劃、視角設定和導覽內容上,成功整合藝文場館動線規劃經驗,與行銷設計產業的品牌營造專長,這些建築模型在線上展覽中以平視觀看,亦可進一步放大觀賞局部細節,伴隨語音導覽內容逐一瀏覽文件等史料,深入簡出讓觀眾輕鬆理解的金融發展歷程,提供新型態的文化數位體驗,「本次結合了實體展館的數位化與品牌行銷的創新理念,為我們開闢了新的合作視角。」ARTOGO也特別推薦日治時期銀行的實體模型展示和信用卡牆,「這些展品生動再現第一銀行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與變革。透過這些展示,觀眾不僅能夠追溯銀行的歷史足跡,更能感受到時代的風格與潮流。」
第一銀行投入ESG的起步甚早,2011年起開始將自有行舍大樓改造為節能綠建築,目前海內外已經有37處自有行舍取得綠建築標章,每年可減少近三千公噸碳排量,相當於7.5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這樣的數據讓國際ESG單位印象深刻。其中「零碳綠屋頂」為重要項目之一,結合太陽能發電、魚菜共生及雨水回收系統,無農藥的蔬菜種植不僅落實可食地景,亦能減緩臺灣逐年嚴重的都市熱島效應。
第一銀行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成員,響應政府2050 淨零排放目標,作為國際社會一份子亦積極回應ESG於當代的重要性。透過文策院ESG for Culture平台引介,第一銀行也首度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合作「淨一條河」環境行動,在淨河之前先以課程解說海廢來源,環境課題的難處等,比起以往單純淨灘的行動,更加拓展了第一銀行在 ESG方面的視野。作為企業端,第一銀行也期待未來持續與文化業者合作,發揮企業拋磚引玉的社會影響力,促成企業與文化業者共好。
▲第一銀行總經理李嘉祥駐足於展場觀看藏品
Tags:
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