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文教基金會於成立之時,即已設定主要對象為青少年,推動媒體素養教育與相關活動,主要工作是透過各種教育方案達到「青少年培力」(Youth Empowerment)的目標──讓青少年得以發揮主體的內在力量。早在1990年代,富邦文教基金會在報禁、有線電視陸續開放之際,便觀察到資訊爆量的影響,因此與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的吳翠珍、陳世敏老師通力合作推動媒體識讀教育,並於2002年完成了受教育部委託之《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並參與推動媒體素養教育自100學年度起進入國中小學課綱。
延續對兒少的關心,並以培養兒少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公民素養為目標,富邦文教基金會建立「青少年發聲網」與設立「青少年發聲獎」獎項,鼓勵青少年透過影像與文字創作發出自己的聲音,以藝術創作做為青少年培力的方法。青少年發聲網不斷地實驗各種課程的形式,帶進不同藝術領域如攝影、電影、檔案等的工作者,共同尋找與青少年相遇的方法,每年的「青少年發聲獎」都聚焦於不同的主題,也以此做為全年度的課程、營隊、工作坊的主題。
也正是在帶領青少年創作的過程中,觀察到青少年由於「觀看經驗狹窄、生活經驗封閉與課業壓力下,他們很難用創作去說自己的觀點――因此,青少年影像教育的重點便試圖回應『觀看』這件事」(註1)。另一方面,網路時代的青少年們,也許可以每日取得海量的資訊(以影像形式傳達居多),然而,當鉅量資訊羅列在眼前,大多數青少年「被淹沒在網路中,成為演算法的一枚棋子。很多看似的自由與釋放,建構了更多監禁與侷限。」(註2)而如何回應青少年身處的資訊社會,並且帶領青少年們覺察影像資訊背後的意識、製作痕跡以及權力關係,便是富邦文教基金會投入影像教育的初衷。
從校園到電影院到博物館
也正好在思索這件事的時間點,富邦文教基金會透過法國在台協會了解了法國自1980年代起實行的電影教育架構,因此在2014年始以法國電影教育的的架構及教材為藍圖,在全台各地的高中職實行「全國巡迴電影學校」計劃。透過法國在台協會得到法國電影中心CNC的支持,全國巡迴電影學校計劃以選譯法國CNC製作的中學電影教材為起點,挑選教材的標準強調「多元性」,盡量挑選來自各個文化、講述不同主題的電影的教材,第一年翻譯了《雨季不再來》、《騎單車的男孩》、《茉莉人生》與《溫心港灣》,地景跨越了非洲、歐洲、中東,主題包含女性成長、兒童成長、復仇與轉型正義等議題;其後,富邦文教基金會並且逐步以法國教材的架構建構台灣電影的教材,並且與國家電影中心合作開發出第一本台灣電影《童年往事》教材。在實體課程方面,電影學校計帶著電影講師與教材,與各學科中心、國家電影中心合作,進到了全台灣各地的高中職開設全學期或者短期的電影課,並且在全台北、中、南各地舉辦定期的教師研習,協助教師增能,將電影課程紮根校園。
計劃第二年起,富邦文教基金會邀請法國影像教育系統中的相關資源中心與工作者來台進行交流,以倡議與連結台灣相關社群為目標,在2015年與2017年舉辦了臺法影像教育講座與交流論壇。2015年邀請到CNC的中學影像教育統籌Bernard Kuhn與中學教師、教材作者Philippe Leclercq來台,分享法國從小學到高中職影像教育的理念與各階段目標, 2017年的臺法影像教育論壇則以「影像教育、產業與文化認同」為主題,邀請巴黎獨立電影院聯盟教育統籌Chiara Dacco、導演與影像教育教師Pascal-Alex Vincent擔任嘉賓,並且邀請了散落在台灣各地投入影像教育的映演場所、獨立片商與老師參與,如沙鹿深波圖書館、光點華山、東昊電影等一起來談影像教育與產業如何可以互相永續共生的議題。
除了編譯教材與在學校開課之外,影展與博物館也是影像教育的場域。富邦文教基金會與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臺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等影展合作,推動「青少年評審團」,以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的青少年評審團獎為例,參與的同學會先經過營隊與課程階段,接著是影展選片的觀影,再經過長長的討論過程,以青少年的觀點選出青少年評審團獎得獎紀錄片,並且在影展期間訪談影人。2019年,富邦文教基金會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合作2019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手冊出版、人權電影融入教學課程設計工作坊,延伸了教育的場域,也同時接觸到更多不同的學生與公眾,與社會對話。
在資訊之海裡 找回自己的觀點
富邦文教基金會總幹事冷彬曾在一段專訪裡提到,在網路媒體海量資訊的時代裡,「城市與偏鄉孩子的觀影內容愈趨於同質性,基礎地改變了孩子認知的狀態,這是非常巨大的危機。」(註3)而電影學校講師孫世鐸曾經提起一場講座的經驗,2014年青少年發聲網邀請查德導演哈隆(Mahamat-Saleh Haroun)來台帶領青少年拍短片,在一場哈隆的講座裡,許多聽眾提了關於查德內戰的提問,口譯回應道:「大家問的這些問題維基百科上就可以查到了,是不是可以多提一點關於電影本身的問題呢?」事後一位觀眾私底下說:「大家不就是想聽聽看他作為一個電影導演,從創作者的眼睛看出去的現實社會是什麼嗎?」這兩段話語,正是指向富邦文教基金會影像教育的提問:在當今資訊社會中海量的資訊的敘事趨近同質化時,「從個人觀點出發的敘事,還可能為青少年的自我觀看帶來什麼可能?」(註4)
懷抱這樣的提問,富邦文教基金會的影像教育方案裡,特別在選片的多樣性有許多討論與思索,即便是在人權電影的主題底下,也盡可能選出涵括來自不同社會、以不同形式呈現轉型正義主題的電影;以此,也許青少年可以透過觀看一部遠自歐洲而來的《借問阿嬤》,透過創作者的眼睛發現自己的家族與經歷過的德國、匈牙利與英國奶奶們之間的同質與異質之處,轉身回望自己的故土。
放眼回看過去幾十年來台灣的社會與教育,「集體」留給個人觀點的空間是狹小的,而因學業壓力,學生也在家庭與學校的路徑之間每日流轉,對於身處時空的感知與連結相當薄弱。透過更多來自不同文化的不同影像,也許青少年可以透過鏡頭(眼睛),打開更豐富的觀看;而也許從這樣的參照之下,青少年(與成人們)在集體的敘事中,能找回屬於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
近兩年富邦文教基金會更進一步深耕兒童影像教育,將電影帶進小學以及社區電影院,並且看見台灣自製節目產製量低的痛點,也投入兒少節目孵化,期望能從兒少開始,為未來的社會開啟更多元的觀點。
富邦文教基金會原創教材《超級大國民》(左)以及翻譯教材《後窗》。
註1:林亮妏(2018)。文化理解?或藝術品味?青少年電影課的反思--富邦文教基金會總幹事冷彬訪談。放映週報。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700
註2:富邦文教基金會(2018)。迴映誌。https://issuu.com/youngvoice.tw/docs/__________
註3:林亮妏(2018)。文化理解?或藝術品味?青少年電影課的反思--富邦文教基金會總幹事冷彬訪談。放映週報。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700
註4:富邦文教基金會(2018)。迴映誌。https://issuu.com/youngvoice.tw/docs/__________
Tags:
永續